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与微山县汉文化考察团共探两汉文化发展新路径

2025-11-27
来源: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

2025年11月22日,冬日暖阳为古彭城徐州镀上一层温润柔光。山东省微山县政协副主席王伟率两汉文化考察团莅临徐州,与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开启一场深度学习探讨,以两汉文脉为纽带,共话传承之道,共探发展新径。此次考察团阵容厚实,成员涵盖微山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兼运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原政协文史委主任张建中、民俗研究会主任薛维山、原县工商局局长张存港等文化研究领域骨干。


这场文化学习以"实地探访+深度研讨"的形式展开。微山县考察团首站即踏入徐州两汉文化遗址核心区,走进徐州市汉画像石艺术馆。作为两汉文化的核心载体,馆内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工艺精湛,将汉代社会风貌与精神气象鲜活定格,堪称镌刻在石头上的"汉代史诗"。

徐州市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馆)副研究馆员、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展览交流部主任陈钊亲自讲解。他以藏品为核心,从年代脉络、雕刻技法到文化内涵层层解析,让考察团对这些千年文物建立起立体认知。考察团成员在画像石前驻足凝视、频频追问,被汉文化的雄浑气魄与先民才情深深打动。微山县政协文史委主任王伟感慨:"这些画像石是承载千年记忆的文明密码,透着穿越时空的生命力。"他一边交流,一边用手机记录重点,为后续研究留存素材。


实地学习探访结束后,双方在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会议室举行专题座谈会,围绕两汉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等核心议题坦诚交流,在思想碰撞中凝聚传承共识。

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君超率先致欢迎辞。他立足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的独特禀赋,从研究体系构建、文化品牌打造、研学线路开发等维度,系统分享了研究会在史料挖掘、学术攻坚、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丰硕成果与宝贵经验,为座谈会奠定务实交流的基调。


微山县政协副主席王伟在发言中,对徐州两汉文化研究的扎实成效表达了由衷敬佩。他坦言,在2025年10月16日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组织新会员赴微山考察时,便已深受触动:"微山此前尚无专门的两汉文化研究机构,而徐州的实践为我们指明了文化传承的清晰路径。"此次实地学习,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徐州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上的深厚积淀,为微山县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学习考察团同时亮出微山的文化"家底":"两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微山依托微山湖生态文化、运河文化与两汉文化交融共生的独特优势,在两汉文化尤其是张良文化研究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王伟特别引用名言点赞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马云曾说,'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同一个梦想凝心聚力,跨过山、蹚过水,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行",这就是最有力量的团队。'你们正是这样的文化守望者,是深耕两汉文化传承的典范。"他对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高规格的领导架构、高素质的会员队伍、专业化的下设专委会给予高度评价,尤其称赞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创办的《两汉文化》刊物"质量堪比国家级刊物",认为这份刊物的定期出版,为两汉文化研究搭建了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两汉文化研究的学术方向、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文化品牌的推广传播等关键话题深入探讨,就搭建常态化交流机制、联合开展学术课题研究、共同打造跨区域文化IP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微山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兼运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原政协文史委主任张建中、民俗研究会主任薛维山、原县工商局局长张存港等考察团成员,结合微山文化特色,提出两地史料互鉴、联合举办学术研讨等具体建议,均得到李君超会长的积极回应,现场氛围热烈而融洽。

微山县政协副主席王伟代表微山县明确表态,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加速推进"微山县两汉文化研究会"与"张良文化研究专委会"的筹备工作。"我们不仅要对标徐州、建好本地机构,更要主动融入徐州两汉文化研究体系,加快实现与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的文化同频共振,共同为做大做强淮海经济区两汉文化研究贡献微山力量。"真挚的话语赢得在场人员的一致认同与热烈掌声。

这场跨越苏鲁的文化互动,以两汉文化为精神纽带,架起了两地民心相通的坚实桥梁。双方一致认为,徐州与微山地域相近、文脉相亲,两汉文化作为共同的文化根脉,承载着两地人民的精神寄托。此次交流不仅实现了研究信息的互通与实践经验的共享,更在互学互鉴中深化了情谊,凝聚了文化传承的共识与合力。

展望未来,双方将以此次考察为新起点,深化资源共享、推动优势互补,在学术研讨、文化传播、产业联动等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让千年汉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为苏鲁区域文化协同发展及淮海经济区文化融合注入新动能、贡献新力量。(文字/吕守军 图片视频/张成军 吕守军)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