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表单”背后的医保温度

2025-11-17
来源:徐州医保


全文如下

医保,关乎千家万户,其业务办理是否便捷顺畅,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在数字化浪潮下,那些更习惯面对面沟通的老年人能否从容办理业务?带着这个疑问,我步入了徐州市医保中心服务大厅。

“小姑娘,我办理异地就医备案,这是证件和复印件。”一位阿姨的声音从业务办理窗口传来。只见她的手中除了基本证件,并未见任何表格。

仅凭这些就能办妥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我立即上前了解情况。

闫阿姨今年63岁,退休后常年在外地帮子女照顾孩子。“我这把年纪,手机操作不灵光,又不想麻烦孩子。这次回徐州,就想着赶紧把异地就医备案办好,万一在外地生病了,也能直接用医保卡。”谈及办理缘由,闫阿姨言语朴实。

“阿姨,根据您提供的证件,这次异地就医备案是长期有效的。”窗口工作人员吕杨丹一边核验材料,一边告知闫阿姨。

让我惊讶的是,直至业务办结,闫阿姨需要做的,仅仅是在一份打印清晰的《业务受理回执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这就办好了?”从递上证件到拿到回执,不过几分钟。

“对,备案成功了。”吕杨丹微笑着说,“这得益于我们中心推行的‘0表单’服务模式。”

所谓“0表单”,即“0张表单办业务,1张回执服务优”,是徐州市医保中心自2017年起在全省率先推出的特色服务。所有需要采集的信息,由工作人员根据群众提供的材料录入系统,自动生成回执单,办事群众只需核对无误、签字确认,就完成了所有手续,彻底告别了手动填表的繁琐。目前,“0表单”服务已覆盖市医保中心所有业务。

“闫阿姨的业务办成了,所以拿到的是《业务受理回执单》。”吕杨丹进一步补充道,“如果遇到群众材料没带齐,没法一次办成的情况,我们会出具一份《未予受理一次性告知单》,上面会列明已有的材料和具体缺什么,让群众补材料时心里有底,不用担心记不清、搞不明白。”

高效办成的背后,是徐州市医保中心自主设计上线的“医保公共服务数据管理平台”的技术支撑。该系统实现了回执与告知单自动生成、业务登记查询等功能,将每单业务平均耗时压缩到2分钟以内。加之全省首创的“咨询与业务办理窗口分离”模式,群众等候时间也大幅缩短。

“这个服务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看着手中的回执单,闫阿姨由衷地赞叹,“年纪大了,眼睛花,填表格就怕看错行、写错字。现在好了,很轻松。”

业务顺利办结后,闫阿姨又顺口询问了一下自己医保账户的余额情况。吕杨丹快速查询后,拿出了一张粉色的“温馨便签”,将个人账户余额、月度划入金额和当前日期等关键信息,一笔一笔清晰地写给闫阿姨。

“阿姨,这个您收好,方便随时看。以后想查这些,也可以按照上面的操作指引,通过‘江苏医保云’App或者‘徐州医保’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吕杨丹随即又递上一张印有线上服务渠道的指引卡。

“太好了!这小纸条我得收好,回去慢慢看。你们这服务,真是想到我们老人心里去了。”闫阿姨小心翼翼地将便签和卡片收好,与证件放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安心的笑容。

如今,这套“0表单”和温馨便签服务模式,已从市医保中心服务大厅,延伸至全市275个乡镇(街道)医保服务站、2826个村(社区)服务点及77个银行合作网点,实现了市、县、镇、村四级同质同效覆盖。

记者手记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徐州市医保中心服务大厅,我看到了“0表单”背后的医保温度——技术赋能之下,服务更加精准地回应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一张薄薄的回执单,一张手写的粉色便签,其价值远超纸张本身。当政务服务从“能办”走向“好办”,再到“暖心办”,衡量其成效的标尺,不仅有速度和效率,还有群众脸上那满意而安心的笑容。徐州市医保中心的实践,为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守护并传递政策温情,提供了一个可感可知的鲜活注脚。这份基于深刻洞察的人文关怀,或许正是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最坚实、最动人的基石。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