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 | 江苏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长江文化新风新韵主题青年篆刻人才培养》

2025-10-14
来源:南财美育

      由江苏艺术基金资助、南京财经大学承办的“长江文化新风新韵主题青年篆刻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高素质青年篆刻人才,推动长江文化与篆刻艺术的创新融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通过探索篆刻在题材、技法与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丰富当代艺术创作,促进理论与实践协同发展。项目致力于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满足社会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助力沿江城市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展现长江文化的新风新韵。现面向全省招生。

01、主办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自2019年获批成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以来,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托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大力推进课程建设、社团建设与工作坊建设。学校通过教研融合、研普互动等方式,整合各类资源,专注于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在科学研究、辐射带动等方面成果斐然,有效推动了篆刻艺术的文化价值、手工技艺以及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传播与弘扬。

02、合作单位

西泠印社

南京印社

03、承办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

南京财经大学自2019年获批教育部首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以来,高度重视基地建设,构建“纵向一体、横向对接、分类管理、分层推进”机制,保障基地可持续发展。遵循“普及与提高、课内与课外、学习与实践”三结合原则,打造“五位一体”篆刻教学链,依托线上线下双平台面向全体学生普及推广篆刻文化。

教师团队成果丰硕: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5篇,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7项,形成“教育引领、科研支撑、文化普及”三位一体学术生态;依托3个名家工作室突破篆刻理论与实践,注入专业力量。

基地创新传承路径,原创篆刻元素合唱《刀笔千秋》、舞蹈《篆之艺》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及创作优秀奖;重点建设丁山印社(2017年,跨学科育人)、壹方印社(2019年,传统与现代设计融合)、篆刻艺术实践工作坊(2019年,技艺与美育创新融合),形成“普及+提高”体系。近年举办师生篆刻展十余场、实践活动40余场,辐射上万人次。

此外,基地联动西泠印社等10余家专业机构及多家文化单位,搭建合作平台,探索校社共建共享长效机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传承载体与渠道。

04、教师团队

部分师资简介

徐利明:文学博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西泠印社理事,南京印社名誉社长。

苏金海: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至七届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印社及南京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仇高驰:南京财经大学教授(二级)、研究生导师,中国书画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南京印社社长。

许雄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篆刻院研究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任,河南印社社长。

范正红: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二级)。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家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任,山东印社社长。

常汉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书法系主任、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侨联书画院副院长,南京印社副社长。

何连海:艺术学博士,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南京印社副社长。

05、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总时长为30天

(二)集中培训地点: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

(三)培训形式:免费脱产培训,采取集中面授、跟踪指导、交流考察等多种形式。

06、培训内容

本项目聚焦于培养一批热爱长江文化、技艺精湛且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篆刻创作人才。通过创作展现长江文化新风貌的优秀作品,推动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促进长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主要内容包括:

(一)理论奠基

中外印章简史、长江文化专题讲座

(二)核心技法

传统维度:历代篆书、篆刻临创

创新维度:AI印稿设计、非石材篆刻

(三)实地研学

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流派印谱与青铜器铭文对照)+镇江焦山碑林(石刻文字考察)

(四)创作指导

教师分组督导长江主题作品创作

07、成果展示

(一)成果展示时间:2025年12月

(二)成果展示形式:作品展示

08、报名要求

(一)招生范围:在全省范围内招收有篆刻基础或潜力的优秀人才20名。

(二)报名条件:本项目面向江苏省内各地院校及社会篆刻专业人才中招生,择优选拔学员20名。入选学员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对创作成果突出的篆刻人才优先录取。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为人正派,身体健康,具备较强的研究实力,集中培训期间保证能够脱产学习;

2.作品入展省级以上展览,成果较为突出的;

3.取得与专业相关本科以上学历或连续从事本行业工作满3年以上;

凡是具备上述条件2项的,通过个人申请,均可申报。

(三)培训区间:2025年11月17日—12月16日

(四)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0日,录取学员名单于2025年11月7日完成公示。

(五)报到时间:以通知为准

09、报名需提交材料及联系方式

(一)《长江文化新风新韵主题青年篆刻人才培养项目报名表》1份。(见附件)

(二)本人身份证、最后学历证明、获奖证书与电子照片1份;

(三)本人近年创作的篆刻作品照片等代表性成果的相关证明;

(四)能保证培训期间脱产30天学习,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新文艺群体代表可填写承诺书)(见附件);

(五)所有材料请于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10月30日前发送到指定邮箱,并将纸质版邮寄至南京财经大学;

  1. 邮寄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3号南京财经大学 周天禾 收

  2. 联系人:周天禾

  3. 联系电话:025-86718560       18151517859

  4. 电子邮箱:marisavi@163.com

10、录取报到

培训人员名单确定后,会通过电话、邮件方式通知入选学员。录取学员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报到。

11、学员管理与结业

(一)培训结业:学员完成培训课程,综合考勤、考绩等情况,达到培训要求成绩合格的学员将由江苏艺术基金颁发认证的结业证书。

(二)教学管理:学员在校集中培训期间的管理严格按照学员管理条例执行。

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学员入选后将针对每位学员实施跟踪管理、阶段检查与结业评价。在培训期间个人出现学习以外的问题,责任自负。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培养计划:

1.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的规章制度的;

2.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3.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

4.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的。

5.其他不予结业的情形。

(三)培训费用:本项目为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进行期间,学员学费、食、宿及一次性往返交通等培训费用由南京财经大学承担。(按省财政标准执行)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