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增利不增收、罚单频收与高管腐败被查

2025-09-20
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黑龙江监管局9月12日通报处罚显示,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原东部业务部总经理刘凤海、原行长于成信,因贷前调查与贷后管理未尽职,分别被警告,于成信另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净利润逆势攀升与大额罚单频至,构成了中信银行令人意外的双面图景。这一现象背后,实则是这家老牌银行在业绩与合规间博弈的缩影,其经营隐忧正不断浮现。

屡收大额罚单

在国内上市的商业银行中,中信银行向来颇具实力。据公开信息,中信银行是全国性商业银行,1987年由中信公司银行部改组为“中信实业银行”,2005年更名,2007年A+H股同步上市(沪:601998,港:00998)。依托中信集团优势,以建设“四有”一流银行为愿景,实施“五个领先”战略。

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在境内153城设1470家网点,有7家附属机构,总资产超9.5万亿元,员工超6.5万名,2024年净利润685.76亿元。

2025年堪称其“罚单高峰年”,密集罚单暴露出其从放贷到资金监控的全流程管控漏洞。仅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便因“理财回表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同业投资投后管理不到位”两项违规,对其处以550万元罚款。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025年4月,武汉分行因多项严重违规被罚170万元,违规行为包括项目贷款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贷款发放不审慎及保理业务基础交易不真实。

6月,中信银行吕梁、柳林、交城三家支行因“贴现业务管理不到位”合计被罚70万元。

可以看出,该行违规呈现多维度、多环节特征,集中在信贷、理财投资、数据合规三大领域:信贷“三查”疏漏、贴现管理不足;理财回表资产分类不准、同业投后管理缺失;监管数据错报、客户识别义务未履行。

这些案例只是合规问题的冰山一角,且同类问题屡禁不止。“屡罚屡犯”说明其合规文化和内控机制有深层缺陷,核心环节风控失效引发系统性风险,若不彻底完善,严监管下挑战将更严峻。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