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新时代能源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增强中小学生的能源环保意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能逐梦,‘材’绘青春”实践团前往徐州、盐城、无锡等地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助力青少年筑牢绿色发展思想根基,培育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
理论奠基,实地探秘
理论学习,奠定实践基础。实践团成员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系统学习了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地走访,解码科技前沿。实践团成员首先走访了徐州鑫盛润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见识了该公司先进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全流程。从垃圾的接收、储存,到焚烧过程中对温度、氧气含量的精准控制,再到余热高效发电与严格的烟气净化处理,每一环节都凝聚着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科技与严谨的管理智慧。随后在盐城瑞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大吉环保能源滨海有限公司,实践团成员又分别见证了“生物质-沼气-发电”循环技术如何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和垃圾资源利用率如何通过智能分选系统达到92%的突破。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走访,实践团成员不仅加深了对绿色能源技术的理解,更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创新在推动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理念传播,星火燎原
入区传理念,播撒环保星火。实践团先后前往徐州市紫金东郡社区、可恋庄村党群服务中心、苏电社区、云龙华府、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苏港路社区开展了“电池能源环保”主题宣讲活动。实践团成员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视频等方式,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电池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电池实物,让孩子们对电池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问答引思考,弘扬绿色生活。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实践团特别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问题涵盖了电池知识科普环节的内容,既检验了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积极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主题宣讲,实践团成员不仅与小朋友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更是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环保的种子。
趣味科普,童心启航
趣课启幕,化能解密。实践团为孩子们打造了妙趣横生的实验课堂,化身现实中的“魔法师”。“神奇变色秀”率先登场,透明液体在试剂作用下瞬间幻化七彩,孩子们惊叹于化学反应的奇幻魅力。“水果电池”更掀高潮,当铜片锌片插入柠檬,连接LED灯的瞬间,香甜水果中蕴藏的化学能,竟转化为跃动的电能光点,欢呼声此起彼伏。压轴环节聚焦“新型水系锌离子电池”,了解其安全环保的特性,对比传统电池,感受未来新型电池发展的潜力。
这场神奇的电能探索之旅,不仅点燃了小朋友们的求知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更让他们意识到安全使用、回收电池与环保生活的重要性。
问卷调研,献策绿色
问卷广集,民意汇聚。实践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公众对电池使用与回收的认知、行为及建议。线上,实践团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电子问卷;线下,实践团选取徐州铜山万达广场等人流量较高的商业综合体开展实地调研。问卷内容涵盖了电池种类、使用习惯、回收渠道等多个方面,力求全面了解公众的环保意识现状。
数据分析,献策未来。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发现:在电池使用方面,公众对电池类型特性认知不足、使用习惯欠佳且安全意识淡薄;在电池回收领域,回收渠道不畅通、回收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电池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实践团建议:政府完善电池回收政策法规,加大正规企业扶持与违规打击力度;企业投入研发创新回收工艺,加强合作构建产业链;公众主动学习知识,积极参与回收并监督举报违规,共促电池行业绿色发展。
青春担当,实干筑梦。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刻体悟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投身绿色低碳转型的光荣使命,进一步坚定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挺膺担当的决心。他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继续深耕能源领域,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