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图书馆执行馆长顾飞宇参加张謇式
现代精英人才研学游
2025年7月31日—8月3日,曲阜论语研究会、南通儒学研究会举办曲阜好学有礼平台承办《寻迹张謇》——《论语24堂课》张謇式现代精英人才研学游。研学游活动主持人、福田牛舍学院院长李军先生是华侨图书馆志愿者,他邀请华侨图书馆执行馆长顾飞宇参加活动。
研学游引领参与者实地考察张謇先生的故居、博物馆及其创办的企业与学校,深刻领悟其“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崇高理想与卓越实践。参与者在四天三夜的行程中,聆听专家讲解张謇先生的生平事迹与思想精髓,并结合《论语24堂课》的智慧,探讨如何在当代社会践行张謇精神,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与现代视野的时代精英人才。
顾飞宇在开营式上介绍了华侨图书馆,并指出张謇慈善中的重要精神——文化慈善,这是南通建设慈善之城的历史渊源。在国家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华侨之乡南通,建立华侨图书馆、华侨博物馆、华侨艺术馆,是张謇先生文化慈善精神的当代延续。三馆合一,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服务平台,不仅收藏和展示华侨历史文物与艺术作品,还定期举办主题展览、学术研讨会和公益讲座,深入阐释张謇先生“以文化滋养社会”的理念。通过这些活动,华侨图书馆积极推动华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吸引海内外精英参与公益项目。华侨图书馆,作为连接往昔与未来的纽带,鼓舞新一代继往开来,秉承张謇精神,让文化慈善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光彩,为社会进步提供不竭动力。
华侨图书馆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激发社会公益热情的摇篮。华侨图书馆面对全球六千多万华人华侨,传承与弘扬张謇先生“以文化滋养社会”的理念,肩负“以文化滋养海内外侨界”的使命,激励当代海内外侨界爱心人士,借助丰富文化活动,激发华侨新生代爱国情怀,汇聚侨界智慧力量,在全球范围推动张謇精神传承与文化慈善事业繁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通过拓展国际视野与深化文化交流,华侨图书馆将构建连接海内外侨界的桥梁,促进多元文化共生共荣。借助丰富文化活动,激发华侨新生代爱国情怀,汇聚侨界智慧力量,在全球范围推动张謇精神传承与文化慈善事业繁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华侨图书馆将持续发挥文化纽带作用。三馆整合资源,华侨图书馆在海外建立图书漂流站、华侨博物馆与侨史资料室,免费向公众开放,使张謇先生的精神财富能够泽被更广大的人群,进而鼓舞新一代才俊积极投身实业与教育的融合事业,不断传承南通这座慈善之城的文化血脉。
张謇先生的文化慈善理念与华侨图书馆的使命高度契合,此次研学之旅,既是对历史的深刻追溯,也是对未来希望的播撒。他热忱邀请在座精英未来能参与到华侨图书馆“三馆”的公益项目中来,共同将张謇先生“以文化滋养社会”的宏愿,通过具体的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延续与发扬,为南通这座慈善之城增添新的时代注脚,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的磅礴力。
8月2日啬园祭祀张謇先生,顾飞宇代表华侨图书馆向张謇墓前塑像敬献鲜花。在庄严肃穆的啬园张謇先生墓前,顾飞宇馆长满怀敬仰,向这位以实业救国、教育兴邦为己任的先驱敬献鲜花,以此表达最深的敬意。
顾飞宇聆听了慈舟大学堂创始人时牧先生的讲座《张謇是把〈论语〉活出来的人》后,两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时牧先生是慈舟大学堂创办人、曲阜孔子书院副院长、青岛科技大学人文导师、菏泽虞舜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经典传习专项基金副主任。慈舟大学堂是一所传授“儒、释、道、医、武” 的传统文化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出书为基、课程为核心、传播为助力”的传承与发展理念,以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培养传统文化讲师、编撰师等人才,以及研发传统文化教材、书籍、课程、活动等。
自2015年起,慈舟书院在苏州吴江区桃源镇慈舟村举办了13期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班,同时在曲阜孔子学苑和儒学讲堂分别举办了3期和14期师资培训班。此外,慈舟书院还在青岛举办了5期博习班,并与北京的“继承之道”培训机构合作举办了2期师资培训班,推动了社会各种文化活动的运行。
2020年7月成立党支部,坚持“文化创新,服务为民”的工作思路,通过“两创、两结合”文化研究及实践工作,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内在逻辑和内在机理,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转化并在社会运用中践行。
至今编撰出版传统文化类教材和书籍十余部,开设传统文化师资班三十余个,梳理课程体系近百套,全国开展读书会、新书发布会、讲座论坛等文化传播活动数百场,培养师资等传统文化人才逾千人。
时牧先生以其深厚的儒学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员们带来深刻的智慧启迪。他邀请顾飞宇先生合作撰写《张謇是把〈论语〉活出来的人》的专著,与慈舟大学堂、华侨图书馆、福田牛舍学院共同弘扬张謇先生躬行《论语》的实践精神,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精英教育深度融合,为慈善之城南通增添新的时代活力与内涵。
顾飞宇向慈舟大学堂捐赠了他撰写的一套专著:1.《中国基础教育文库·协同教育的101个视角上下卷》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3岁周记·情感文明素养协同孕育》新加坡环球出版社;3.《家庭留根工程:中国爷爷写的小华人成长周记之二·3-5岁小华人成长周记·情感文明素养协同孕育》中国线装书局出版;4.《家庭留根工程:中国爷爷写的小华人成长周记之三·5-6岁小华人成长周记·情感文明素养与传统文化协同孕育——幼小衔接协同教育101个视角、道德经、弟子规、孙子兵法36计独树一帜的解读》中国线装书局出版。
在深入交流中,顾飞宇与时牧先生共同规划了专著撰写框架,计划以张謇生平为轴心,结合《论语》精髓,剖析其“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实践路径,并融入现代精英教育案例。慈舟大学堂将担纲儒学理论的梳理工作,华侨图书馆负责提供丰富的历史文献支持,而福田牛舍学院则专注于实践应用模块的策划,三方紧密协作,共同构建一套集教材、讲座、研讨会于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这一合作旨在通过可复制的公益项目,如社区读书会和国际文化论坛,吸引更多海内外精英投身慈善事业,强化南通作为文化慈善高地的辐射效应。
研学游和合宴上,各组演出精彩节目以后,主持人带领全场齐诵顾飞宇赋诗:
《寻迹张謇》研学游四首
一
云卷云舒夜色浓,
謇迹追寻两日同。
实业救国情犹在,
教育兴邦志未穷。
故居纪念馆中觅,
状元风采映心中。
不屈不挠探索路,
爱国情怀耀苍穹。
二
海风轻拂思飞扬,
张謇故里探遗芳。
农耕文明传千古,
商海浮沉谱华章。
遗迹斑驳诉往事,
精神熠熠照四方。
研学之旅心铭记,
謇志赓续写辉煌。
三
青年才俊承遗志,
雨中祭拜气荡胸。
民族复兴中国梦,
登山举头依长龙。
南通历史回响长,
张謇精神永传颂。
同行伙伴情相系,
共践謇志跃彩虹。
四
月映长空夜色深,
謇公足迹两朝循。
实业图强心未老,
育才兴汉梦长存。
时牧解读续遗韵,
论语道统永镌痕。
坎坷征途情愈烈,
忠心爱国照乾坤。
朗诵声落,和合宴内掌声如潮,参与者眼中闪动着被张謇精神点亮的火光。时牧先生案头渐成形的《张謇是把〈论语〉活出来的人》书稿,华侨图书馆那三扇敞开的文化之门,以及福田牛舍学院正在设计的精英实践课程,都在昭示着张謇精神正通过具象化的当代叙事,注入慈善之城生生不息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