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图书馆为暑期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项目启动

2025-07-07
来源:华侨图书馆

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特别为暑期大学生设计了为期160小时的社会实践项目,通过图书整理、读者服务及阅读推广等实践活动,旨在全方位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华侨图书馆,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以华侨为主题的民办公共图书馆,汇聚了来自全球五十余国侨胞的慷慨捐赠,包括资金、物资及书籍,且全部运营管理工作均由热心的志愿者们承担。

华侨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在于守护华侨历史记忆,推动全民阅读风尚,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并积极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此次特别为暑期大学生推出的‘华侨图书馆华童同读书公益活动’,为期160小时(即20天),旨在搭建一座桥梁,促进大学生与华侨儿童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并为大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舞台,进一步锻炼并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

规划活动内容:

一、学习了解华侨图书馆4小时

二、学习了解华侨图书馆开展的童同读书项目4小时

三、为华侨图书馆整理图书,参与图书漂流项目体验活动24小时

四、选定引领儿童读书的年级,(幼儿园、小学1.2年级、小学3.4年级、小学5.6年级、初中)了解这一年级的读书情况 4小时

五、前往华侨图书馆或通过网络平台精选10本图书,预计耗时4小时

六、通过深入研读适合儿童年龄的书籍,并创作出吸引他们的读书文案,精心拍摄并制作读书视频。

在视频制作过程中,选择安静的环境以确保良好的录音效果,并在录制后编辑视频时加入了音效和动画,以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使用了专业软件进行视频剪辑与制作,以确保视听结合的高质量内容。这些视频将发布至华侨图书馆网站,预计每本书投入10小时,总计10本书将耗费100小时的精心准备。

七、转发读书小视频到各传媒平台20小时

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覆盖参与者。线上环节,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阅读心得,展示创意作品,以此拓宽活动的影响力范围;线下,在大学生居住地的社区图书室,参与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校外辅导站志愿服务,精心策划并组织暑期青少年读书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充满书香与活力的阅读环境。

为确保活动顺利,制定时间表与分工,明确志愿者职责,保证各环节协调。并建立反馈机制,收集意见以优化方案。   

扬州大学南通籍大学生小何和小张首先响应,2025年7月3日,他们来到华侨图书馆开始社会实践活动。华侨图书馆将为阿根廷华文教育基金会创办的“中华图书馆”提供首批1000本图书,在图书馆老志愿者顾老师、吉老师与徐老师的指导下,两位大学生在闷热的书库里选书、装箱,感到既充实又意义非凡。他们精心挑选的每一本书都承载着对阿根廷华文教育基金会的深情厚谊,期望这些精选的书籍能点燃当地华侨儿童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火,引领他们踏上探索之旅。



第二天他们又邀约了两位同学一起来华侨图书馆社会实践,并与华侨图书馆执行馆长顾老师一起讨论发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华侨图书馆的社会实践项目。四位同学满载而归,每人精选十册书籍,计划用心录制读书视频,分享给更多的小读者。他们致力于深挖书籍精髓,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给海内外的图书漂流站小读者,旨在吸引更多关注,尤其是激发海外华裔儿童对中华书籍的浓厚兴趣。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表达能力,还学会了视频剪辑与后期制作技巧。随后,他们将这些充满创意与热情的小视频上传至各大传媒平台,如抖音、快手、B站等,利用标签、话题等策略,扩大视频的曝光度。通过这一环节,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新媒体传播的力量,以及自己在文化传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二天他们又邀约了两位同学一起来华侨图书馆社会实践,并与华侨图书馆执行馆长顾老师一起讨论发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华侨图书馆的社会实践项目。四位同学满载而归,每人精选十册书籍,计划用心录制读书视频,分享给更多的小读者。他们致力于深挖书籍精髓,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给海内外的图书漂流站小读者,旨在吸引更多关注,尤其是激发海外华裔儿童对中华书籍的浓厚兴趣。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表达能力,还学会了视频剪辑与后期制作技巧。随后,他们将这些充满创意与热情的小视频上传至各大传媒平台,如抖音、快手、B站等,利用标签、话题等策略,扩大视频的曝光度。通过这一环节,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新媒体传播的力量,以及自己在文化传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小何同学建了“华侨图书馆社会实践”微信群,又邀约了8位同学入群加入江海志愿者华侨图书馆之友分站,来华侨图书馆做志愿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欢迎大学生加入江海志愿者华侨图书馆之友分站,参与华侨图书馆日常公益活动发挥一技之长!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