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镇翔:深耕华侨图书馆,以文化为桥,筑精神家园

2025-03-28
来源:华侨图书馆

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创办于2018年,这座图书馆以“书”为媒,串联起校友力量、高校资源与华侨情感,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独特枢纽。它不仅是一座藏书楼,更是一个由南京师范大学校友倾注心血打造的“文化共同体”。

01 、赤子情怀,文化启航

镇翔,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78级校友,曾任江苏省侨联副主席,多年工作经历让他对侨务有着深厚情结。2018年,即将退休的镇翔思量着如何处理办公室、住所里收藏的两千余册华侨文化书籍。没多久,他在梁丹、刘建华等公益人士的支持下拿定了主意:在家乡南通建一个以华侨为主题的公共图书馆,用以保护华侨史料,促进全民阅读,传播中华文化。

于是,他发起成立华侨图书馆,号召海内外公益人士捐款捐书,参与这项公益事业。这一倡议迅速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校友们的积极响应。其中,南师大美术系77级校友范扬、地理系77级校友顾飞宇、化学系77级校友张毅三位校友全程参与,成为图书馆的重要共同创办者。他们以各自的专业背景和热情,为图书馆的创办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左起:徐崇明 生物系73级、镇翔 地理系78级、张毅 化学系77级、顾飞宇 地理系77级

范扬校友以其艺术家的视角,为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增添了艺术气息;顾飞宇校友则凭借地理学的专业知识,为图书馆的功能设计提供了宝贵建议;张毅校友则以严谨的科学精神,确保了图书馆运营的高效与规范。

创办过程中,他们以专业能力破解难题,将图书馆从概念变为可持续运营的实体,并一直在华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华侨图书馆的创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侨图书馆和南师大南通校友会共同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画展

02、双栖共建,智慧互哺

南京师范大学南通校友会与华侨图书馆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校友服务社会,社会反哺校友”的闭环生态。镇翔,不仅作为华侨图书馆的发起人和创办人,还是南师大南通校友会的法人代表兼秘书长。同时,南通校友会秘书处就设立在华侨图书馆中,工作人员“双向兼职”,通过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校友会与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华侨图书馆与南京师范大学南通校友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海外图书漂流站的建设。这一举措不仅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了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南通校友会还多次组织校友参与华侨图书馆的公益活动,捐书捐款支持图书馆的建设。校友们的慷慨解囊,不仅为图书馆的运营提供了物质保障,更彰显了南京师范大学校友们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

南师大南通校友会组织校友为华侨图书馆海外漂流项目捐书

03、 深度合作,携手共进

华侨图书馆的发展,也得到了母校南京师范大学的鼎力支持,双方通过深度合作实现了从"单向输出"到"双向赋能"的跨越式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在华侨图书馆设立了“历史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通过搭建校馆联动的实践平台,既为师生提供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的实体空间,又为图书馆注入前沿的学术资源。

南师大社发院在华侨图书馆设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与此同时,南京师范大学地科院向华侨图书馆捐赠了大量地理学相关书籍,共同建设了“白雅雨地理书馆”。这一书馆的建立,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藏书种类,也为地理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学习与研究空间。南京师范大学的支持,为华侨图书馆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南师大地科院捐书合作建立“地理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资源与华侨图书馆的实践场景深度互嵌,成功构建出"学术公益化"与"公益学术化"的共生生态:高校通过输出智力资源提升公益组织的专业能级,公益平台则反哺学术研究以鲜活的社会实践样本,形成知识生产与公益服务的良性循环。

04、 智汇公益,德润大学

华侨图书馆的故事,本质上是一所大学精神血脉的延续。南京师范大学“正德厚生”的校训,在校友们“以文化人”的实践中得到新的诠释;而图书馆的成长,又为母校注入新的社会价值内涵。这种双向滋养,或许正是高等教育与民间公益最美的共生姿态。

自2019年4月注册成立以来,华侨图书馆在发展中不断突破,镇翔也敏锐地洞察到靠"迎进来"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文化传播需求,必须主动将阅读资源输送到更多受众手中。于是他开始建立图书漂流站,以免费提供图书的形式在全球建立中文阅读空间,传播中华文化,搭建促进中外民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到目前为止,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已经成立了134家海外图书漂流站。华侨图书馆成功实现了全球六大洲,近60多个国家的海外站点文化布局,以中文图书为载体,让中华文化润泽五洲。

华侨图书馆(汤加漂流站)

“对于海外华裔新生代而言,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多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镇翔强调,海外图书漂流站既是慰藉乡愁的文化驿站,更是向华裔新生代及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

南师大南通校友会组织校友参加为“海外图书漂流”募集资金的“一本书的暴走活动”

面对已建成的100多个海外漂流站,他依旧保持着清醒的认知:“和海外6000万的华人华侨相比,和海外2万多个中文学校相比,100个海外漂流站还太少了!”镇翔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凝聚更多的力量,吸引更多的公益人士,共同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能够在海外建更多的漂流站,让我们的中华文化之花能够开遍五洲!”

镇翔和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

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的创办与发展,是南京师范大学校友们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深情告白。以书籍为媒介,以文化为纽带,将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心紧紧相连。这座图书馆不仅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在这里,每一本书都承载着赤子的情怀,每一页文字都传递着中华文化的温度。

未来,华侨图书馆将继续在南京师范大学校友们的支持下,秉承“传播中华文化,服务华侨华人”的宗旨,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