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时间延长了,孩子身心放松了,上起课来学习精力更集中了,学生乐意,家长满意,学校中意……”谈起传统课间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带来的喜人变化,徐州市少华二小负责人面露笑容道出心声,延长课间的时间虽然看来只是个“小调整”,但这短短“5分钟”,折射的却是事关孩子身心健康的“大关怀”,孩子们课间玩得开心了,上课起来听讲更踏实了。
今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保证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实际上,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地不少中小学校已开始探索将课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把自由快乐时光还给孩子,通过多给孩子留点放松时间,鼓励他们学习生活张弛有度。别小看这短短增加5分钟,实际意义却很大。
从学生角度来看,身心得到放松又锻炼。小学生在课间休息10分钟时,常常面临上厕所、接水排队等情况,导致他们真正用于休息和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课间延长至15分钟后,更多学生能够从容地完成这些基本需求,既可以解决个人生理需求,又可以更好放松身心,到球场上打打球、跳个绳,在楼下玩魔尺、跳房子等游戏。同时这多出来的5分钟,使孩子们能够有充足时间走到教室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愉快玩耍、自由社交,有助于他们建立友谊,增强沟通,对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而且,孩子们课间得到充分放松后,上课会更专注,能够更好地提升学习专注度和高效率。
从学校角度来看,管理和教育理念都要优化跟进。课间延长看似简单,实则考验学校管理安排。比如,对课间操、午间阅读以及下午课后整理等时间如何进行更好优化调整?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学生的活动区域,安排好游戏区、阅读角,确保不同班级能够根据实际开展个性化课间活动?同时,学校如何帮助老师高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确保打铃下课、禁止拖堂,在保证教学进度情况下,让课间15分钟得以实现?作为教育方,学校要从课间延长5分钟看到这一调整体现的是现代教育理念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也促使我们不能一味地仅仅追求课程进度和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和兴趣爱好培养。这就需要学校及时摆正教育理念,认真规划好15分钟课间活动内容,真正让孩子们动起来、乐起来。
从老师角度来看,减压背后更要扛起责任。诚然,老师也需要课间休息来调整状态,10分钟有时不足以让他们完成回办公室喝口水、准备下节课等有关事项。延长至15分钟后,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以更佳的状态投入到后续教学工作中。但老师在看到“减压”的同时,更要看到责任,这种责任既体现在课间15分钟组织协调好孩子开展各类活动、确保孩子娱乐安全上,又体现在上课时传道授业解惑更有力有效上。当学生课间充分放松、开心玩耍后,带着积极的情绪回到课堂,作为老师要及时引导、善于互动,防止孩子思想心思还“沉浸”在课间娱乐中,这就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更好地扛起这份责任,也才能让课间延长这一理念想要达到的目的得以更好地实现。
短短五分钟,饱含浓浓情。义务教育课间从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蕴含的是对孩子们成长全方位的关怀,体现的是教育理念的发展和进步。期望从义务教育这个“微调大爱”中,我们更好地为教育培育肩负着民族大任的“中国少年”,扛起你我责任,引导孩子阳光成长、健康成长、进步成长。
(王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