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创/顾颖教授彩色汉画像,开启汉画像传播和表达新语言

2025-01-24
来源: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

中国汉代画像石,是两汉时期装饰于墓室、墓祠、墓阙、石棺、摩崖等建筑物上,以石为地、以刀代笔,或勾以墨线、涂以彩色的特殊艺术作品,是汉代社会最为盛行的一种文化仪式,也是当时社会最为精华的一种物质和精神产品,更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作为汉代社会的典型性文物遗存,汉画像石(砖)对于研究汉代文化及中华远古文明具有极高价值。汉画是具有四百多年波澜壮阔历史的汉代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造型生动,形象传神,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堪称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顾颖,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汉画像研究知名专家,汉画像彩色创新第一人。

从中国知网论文的大数据中发现,自1956年到2023年,有关汉画像研究在全国论文下载率排名第一的是顾颖的博士论文,足见顾颖教授在汉画研究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出版多部汉画像个人学术专著。

北斗星君出行图(53cm×76cm)

解读:北斗君星又称为北斗真君,是汉族的民间信仰之一,源于古代人 对北斗七星的崇拜。北斗君星有回生注死,消除度厄之力。在汉代被 视为祥瑞的征兆。画面中身穿粉色衣服的北斗君星位于画面的左上角,在其周围围绕 着七颗星星,画面的下方,各式的人呈现拜谒状态,左侧一人伸手做 进贡状,右侧的人呈跪拜状。这些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都显得恭敬而虔 诚,仿佛在追随北斗君星的指引,共同前行。前排中间那个熊一样的人是蚩尤,他同时使用五件兵器。他身边 那些神仙都拿着工具,在打鬼怪。

汉画像是汉文化的形象史诗,其艺术形式的独特性与创造性是其他艺术很难相比的。在民族艺术复兴的当下,顾颖以弘扬汉画像石艺术传统文化为己任,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又把汉画像的研究落实到具体的图像创作中,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万物一家(53cm×76cm)

解读: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各种 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幅画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动物 与人类社会的独特理解。画面的最上端刻画了楼阁,在楼阁的两旁还伴有瑞鸟,寓意着吉祥 之气降临,预示着家庭的繁荣和幸福。画面中的动物形象多样,色彩 鲜艳,姿态各异。画面中心描绘了二人牵牛之状态,左侧一人作斗牛 状,右侧一人拉住牛尾,二人动作夸张,给人一种戏剧感。画面下方 从左至右分别为捉猪、捕鱼,右侧二人扛着一个动物,好似老虎,还 有两只狗与之相伴。画中的动物动物的形象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如力量、速度、 智慧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力量的赞美。画中的人物可能代表了 汉代社会中的不同角色或阶层,他们的存在为画面增添了一种人文气 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顾颖教授最大的创意在于,把传统的黑白汉画像,经过二次创作,赋予五彩斑斓的颜色和童话般的艺术意境,运用水彩画的艺术语言,平易近人的艺术对话方式,将观众带入如诗如画的汉代场景,在梦幻色彩的图景中,共情于她对汉代人生存境遇的深度理解,开辟了传统汉画像大众化传播的创新之路。

水榭图(53cm×76cm)

解读:水榭就是建在水边或者水上的亭子,能让人休息,还能看风景。 在屋顶左边站着一只朱雀,在汉代,朱雀被认为是带来好运的动物。中国人觉得红色吉利,所以朱雀主要是红色的,代表着吉祥如意。屋 顶右边有鲤鱼,在古代,“鲤鱼上屋顶 ”表示能生好多孩子,家族人丁兴旺。画面右边上头还画了飘着的祥云,后面还有神龟跟着。水榭里面坐着两个地位很高的贵族,左边有个人在亭子下面钓鱼,右边有四个戴着漂亮头饰的贵妇人在看亭子下面的人干活,每个人后面都跟着一个端着果盘的女仆。在水榭下面,画着渔民一起捕鱼,划着船往前走。河里还有乌龟、鱼这些动物,展现出人和自然相处得很好的样子。

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院长朱存明教授评价说:顾颖的创作,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神农氏(53cm×76cm)

解读:神农其实就是“炎帝 ”,他是中国古代部落的老大。神农对中 华民族的生存、人口增长和发展,做出了超级重要的贡献,主要是在 农业方面。人活着就得吃饭,可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神农造出了耒 耜,还种了五谷,给农业和手工业打下了基础哟。用耒耜和种五谷, 解决了大家吃饭的大难题,让农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也让人类从到处 乱跑找吃的变成了安心种地的生活。在这幅画里,炎帝头上戴着斗笠,身上披着蓑衣,手里拿着木锸。 一只手拿着耒耜,另一只手牵着一只凤凰。凤凰上面画着一只蟾蜍, 大家都觉得蟾蜍能治病,它的头和胆能当中药。凤凰下面有一头嘴里 叼着灵芝草药的神牛,也叫衔草神兽。传说里的炎帝神农氏不只是农 业的开创者,还是到处找草给老百姓治病的第一人。在神农氏的右边 刻着一棵常青树,在汉代的时候,人们觉得常青树永远不会死。

对于自己的阶段性成果,顾颖深感重任在肩:“感谢陪伴了我18年,陪伴了我一整个青春的汉画。它在我的心中寄存着一份难以描述的感情。对我来说,从事这项工作不仅是出于一种热爱,更是一种信仰和承诺。”“我不想让汉画像卓越的魅力仅仅为我个人享受,我渴望将它的光芒照射到更多的人心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汉画像艺术。”

烟火,香火(53cm×76cm)

解读:画面整体分成了三个部分讲了一个故事。在画面右边上头画了屋 子下面做饭的情景,有一个人跪在地上烧柴,左边有个人在淘米洗菜。 右边还有两只猴子在往屋顶上爬,“猴 ”和“侯 ”同音,意思是当官 运气好、能升官,猴子出现也有长寿的预兆。在画面左边,有两个人坐在地上聊天,表情很开心的样子。后面还有一个人端着果盘在伺候着。画面右下方有个马车夫赶着马车往前走,车上坐着一个很有身份的人,他是被人邀请去参加宴会的,马车后面跟着一个仆人,马车一侧有个人做出急忙来迎接的样子。画面左边下面有个香炉,两边有两条鱼,“鱼 ”和“余 ”同音,象征着每年都有多余的,吉祥又如意, 也有祈求升天成仙的意思。

我很欣赏颖教授在历经“精卫衔微木而难以填沧海的无奈、很多次无功而返的尝试后”,仍能保持艺术的纯粹与天真,依然在艺术创新之路上执着前行。这份热爱与坚持,才是艺术创新的不竭之源。

作者:严敬群(深耕非遗领域十余年。作家,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主编各类图书500余本。)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