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朱天杰

2024-11-07
来源:朱天杰的望湖轩

艺术批评家陈宇听闻我的画展即将举办,热心为我撰文一篇,发来一看,心里一惊——《两面三刀》——四字入目。细细品读,发现陈宇做了个文字游戏,拿一个颇具争议、品行不端的词语,做了戏谑的表达,将我为人做事上的一体两面和社会身份的三重迭代,诉说得生动有趣、流畅恳切。这种对文字驾驭的水平,妙哉,妙哉!

陈宇

艺术批评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友声书社学术委员、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书画艺术》杂志编委


我看朱天杰

最早想给朱天杰先生的评论文章起名为《两面三刀朱天杰》,因为“两面三刀”这词不甚正大,怕引起歧义,故作罢。当然这里的“两面三刀”并非词典里的本义,它指代了朱天杰在艺术才情上的变革大胆和处世为人上的温和敦厚。这一体两面的存在,矛盾而又和谐,构成了我眼中的朱天杰。

所谓的“两面”是朱天杰先生的为人、为艺,是两个层面的表现。为人本份、热忱、善良,有点“老本本”的感觉;而为艺,则追新求新、求异求变、求与人不同,我常说他“见异思迁”。他搞过理论,画过人物,后来又画山水,当然,这合乎“做人要实诚,为艺术要调皮”的理念。对于画画,他有一句口头语——“要画得好玩儿”,这也是他对于绘画的理解与追求,也正是这个理念,才使他不断地求新求变,不墨守陈规,一直处于探索之中。

所谓“三刀”,是朱天杰先生呈现的三种身份:杂志主编、美协主席、画家,用句上世纪后半叶的流行语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因为在我看来,这三种身份,他都干得非常出色。我最初认识他时,他是《徐州日报》副刊编辑,负责美术,徐州画家以及徐州籍的画家很多都经他的手,在副刊进行过宣传。2008年,他主编《中华儿女·书画名家》杂志,从杂志的栏目设定,到版式设计,到约稿,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当然杂志在全国、业内都有了不小的影响,这是他作为杂志主编的成功。

2004年始,他在担任徐州美协主席期间,推动了“彭城画派”的培树与研究,当然“画派”在当下有不小的争议,但对于推动地域文化或是地域美术发展、系统梳理研究地域美术发展历史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彭城“八大家”的梳理与推出,对于地域美术史与地域美术引领是有重大价值的,对于地域美术人才的培养推出也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所以,他作为美协主席这一身份,也是称职的。作为画家,虽然他在全国不是特别出名,当然这与他低调谦逊的性格有关,虽然积攒了多年的人脉和资源,但用到自己身上却不多,助力其他艺术家倒是不遗余力。这三重身份的合体,让我觉得他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有趣的个案。

我非常注重艺术家的出身与经历,因为出身是从艺之初,而经历是后天之功,这两者对于艺术家的创造是有决定作用的。朱天杰先生,出生于五十年代初,他下乡插过队,返城后在工厂做过工人,后来从事与美术有关的编辑工作,或许这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画家群体的基本经历。从绘画的角度上,他画过连环画,搞过理论,青年时代从事人物画创作,搞过主题性创作,也曾获得过省展的大奖;中年后,寄情山水。我将他归入“半专业画家”,因为所谓的专业画家,是指在画院或是美术院校工作的专业人士,是从职业上来定义的。而朱天杰大半辈子的时间是在从事与美术有关的工作,所以他是游离于专业与非专业之间,但这只是职业的问题,并不是水平与能力的问题。我觉得几十年的编辑与主编工作,对于他的艺术影响是深远的,也是与其他画家的区别所在,他在艺术上的“见异思迁”,求新求异、没有门户成见,多少是与职业有关的。编辑更多地是推出新人新作,推人推作品,因此对于风格与创作不能抱一己私见,不能抱有门户成见与风格倾向,需择善而选,这造就了他在审美上的包容。当然这也是因人而言的,正因为这种包容度,使他眼界开阔、视角多样,尤其是对新的样式与作品,对新观念与新思想,他给予了足够关注和呈现。

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使得朱天杰虽年届古稀,却一直处于一种求新求变的状态。他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与新鲜观念,与青年艺术家交流没有违和感,尤其对于前卫作品总是持一种包容与赞许的态度。我觉得,这些都与他多年的职业养成有关,当然这也是他的个性使然。思想僵化与画得僵化的,大有人在,能保持头脑清醒与观念宽容,是朱天杰非常突出的特点。

与其他画家相比较,他是非常注重艺术理论研究的画家,他系统学习研究过美术史论。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入广州美院史论专业学习,当时王子云等大家都在广州美院,从学两载,所受匪浅,既基奠了他对于美术的根本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认识能力。对于史论而言,并不是说理论研究对于技法有多少推动作用,而是对于美术史的整体理解,对于自身创作的选择是有推进作用的。中国人对于历史更是强调“知古以鉴今”,强调“前车之鉴”,所以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史论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对于朱天杰而言,史论专业的学习,对于他的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彭城画派”理念的提出与培树,正是他对于地域美术史的研究成果,而“八大家”的梳理过程,正是他对于史论的实践,即有审美层次的,更是艺术传播方面的。而正是这种经历,使他的绘画更具理性追求。

青年时代,朱天杰倾向于人物画创作,创作了大量的主题性绘画,而后他一度对敦煌系列产生过浓厚兴趣,这当然是受到艺术家朱振庚的影响,作为从徐州走出去的画家,朱振庚对于朱天杰的影响是明显的。但朱天杰对于敦煌的取法,更多倾向于意趣,与朱振庚取法汉画,发抽象变形为手法是不同的。因为从骨子里,朱天杰对于绘画的理解是中国式的,而朱振庚八九十年代,更倾向于西方式的理解,或许这也是两者本质的差异,当然这也是两种认识的结果,我归之两人对美术史的理解不同,绘画理念的不同。我是非常看好朱天杰所画的敦煌系列的造像和人物作品的,因为我觉得他找到了某种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是非常有意味的,尤其在似是而非的形像与笔墨中所展现出的状态,是一种融合状态,这是非常高级的笔墨语言。

当然,朱天杰先生后来并没有深入下去,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山水。他的山水,与传统山水,是有一定距离的,他并不局限于画山画树,更在于表达一种意象,更在于造境,我以为这是他山水的基点。所以,他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山水画的构成与技法,不想程式化地表达。他以块面造型与构成相结合,充分运用平面构成原理,既强调笔墨情趣,又在意于画面构成与意象表达。近年来,他经常外出写生,江南塞北,尤其是西北高原,他笔下所表达的并非是一地一域之景,而是他对自然山水的理解,也是他心中期许的山水。

古人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自然之景,与画家眼中之景,再到画家心中之景,再到画家笔下之景,其实是一个观察、理解与升华的过程,而笔下之山水最终造就了不朽形象。清人叶夑说,“盖自有画,而后之人遂忘其有天地之山,只知有画家之山,为倪为王,为黄为吴,门户各立,流派纷然。”其实画家笔下山水,已经融入了自己对于山水的理解、向往与创造,或荒凉、或丰腴、或神秘、或华滋、或高峻,其实都是人的向往,是融合了人文与审美的人为山水。朱天杰的山水画,既有表达天地宇宙的神秘之作,亦有小桥流水的悠闲境象,更有对山川浑穆的向往,而更多表现同是立足于莽苍萧索中的生机,颇有些“长河落日”与“大漠孤烟”的意象。或许这也是他对于人生与自然的解读,也是对性情个性的一种折射。

中国艺术讲求论艺兼论平生,我是非常赞同的。艺术的创造本体是人,人的境遇与天赋各个不同,性格与理解迥异,所以造就了各自不同的艺术之路与艺术风格。他的女儿朱茜对父亲的性格是这样认定的——“父亲是中国特殊年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的性格中带有时代的集体样貌——胆小、保守、谦逊和犹豫不决,从事文化艺术工作某种程度上矫正了一些不足,但要彻底解放天性对于父亲来说,相当于徒手掐断手铐脚镣,所以他是在负重中极力寻找轻盈和丰沛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绘画中,朱天杰努力营造着他的理想,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开放、包容、见异思迁,其实是他对自我精神家园的营建,也是对性格的一种回应。如果说,女儿说父亲的性格是从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我感觉,他骨子里的性格特质还源于他的出身。

朱天杰出身世家,有着良好而严格的家教,诸如“谦逊”这样的品格实来自于他的家庭。朱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徐州是望族,有“朱半城”的说法,推崇文化,注重教育,更是他们家的传统。1924年,徐州私立艺术专科学校成立,当时没有办学场所,朱天杰的曾祖父朱星斋将自家的小白楼捐出作为校址,此楼现在还立于解放路边。朱家家教甚严,教以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之理,培养了朱天杰忠厚本份但开放包容的性格。他对艺术的追求,应该是源于家学,这是世家望族一种潜在的人文情怀。顾琅川在评价鲁迅的时候说,“周家作为绍郡世家望族的家居生活环境,亦具有非普通市井细民所可企及的特殊精神气韵。这于其子弟的气质、胸襟亦同样有着未可小觑的陶冶之功。”在朱天杰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谦逊、包容,这其实是教养之功,是一种养成。而这种养成,在他的画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沉静气象,这其实并不是能学出来的,是养出来的与化出来的,也是性格使然,这是与他的家世有着密切联系的。

艺术创造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艺术一定就是什么样的。艺术创造的丰富,其实就是人的丰富。在朱天杰的各种艺术表现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作为人的本意,这也是人的另一面。

甲辰九月上虞陈宇于云在山房南窗


朱天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徐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作品
1982年《矿工世家》入选江苏青年美展并获一等奖
1983年《春风入户》入选华东六省一市美术作品展
1993年《聊斋》入选全国首届民族文化风情大展
1994年《魂兮》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5年《智者慧》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
2004年《山寨舞乐图》入选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
2006年《祭》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
《灵光》《祭》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图卷并收录于中国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课程

2004年12月 任徐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2013年4月 再次任徐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2008年至2014年主编《中华儿女·书画名家》杂志

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徐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授予“特殊贡献奖”

主持撰写
回眸与展望——近、现代徐州八大家与中国美术文献展

参与策划
2010年 “复制的力量——当代国际艺术学院设计展”
2013年起 在南京、北京、上海、西安、深圳、韩国、日本和奥地利举办“汉风墨韵·徐州美术的历史与今天”巡回展,并为展览编撰多部大型文献和画册

个展
2015年“视域·朱天杰山水画作品展”苏州
2017年“无远弗届·朱天杰山水艺术”北京
2024年“行远自迩·朱天杰从艺50周年作品梳理展”徐州

作品赏析

聊斋系列
68cm×83cm
1990
(入选全国首届民族文化风情大展,在中国画研究院展出)

聊斋系列
68cm×82cm
1990
(入选全国首届民族文化风情大展,在中国画研究院展出)

汉画精舍
162cm×297cm
2006
(入选江苏省美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深山丘壑
84cm×70cm
2012


灯影
50cm×53cm
2014

隔水看山
65cm×33cm
2016

游心独远
69cm×138cm
2020

群岭相揖一峰高
162cm×70cm
201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