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本次开幕式的省领导和嘉宾有:
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淮安市领导和嘉宾有:
淮安市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姜筱卉;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双喜;
淮安市文联副主席叶华洲;
出席此次开幕式的还有刘灿铭学生代表、淮安市文旅局、市文联、市书协主席团成员,淮安书画院的全体书画家、淮阴师院美术学院书法系师生、众多书法家及广大书画爱好者和市民朋友。
开幕式现场
丁解民、章剑华、尉天池、孙晓云、季明、李森、陶勇共同为展览揭幕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致辞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致辞
孙晓云:此次展览展示了他多年来的书法创作实践和学术研究,体现了他根植传统、善于思考的为艺为学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三个“新”——取新法、思新路、创新貌。他取法“敦煌文书”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貌;他拥有独到的思考和视角,不受周围艺术流派和风格的干扰,沿着适合自己的书写道路自然前行;他融冶诸体势,展现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中国书法承载着记言录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中国精神的象征。我们每一位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都应当以实际行动投身于这个时代,满怀信心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光大优秀传统,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的新面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陶勇致辞
陶勇:我谨代表刘灿铭主席的校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刘灿铭先生是一位融通古今、技艺高超的学者,更是一位敬业爱生、以文弘道的师者。他为南航的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是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民族”,与刘灿铭书法主题“借古开新”不谋而合。本次展览作品既体现了他对书法内蕴和古法的传承,又融合了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不断创新,为当代书法家树立了典范。刘灿铭先生的成就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培养,也离不开江苏这片他生长于其中的沃土。江苏书法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涌现出许多名家。他们为传承中华文化、繁荣江苏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灿铭致辞
刘灿铭:当代书法的时代精神如果有关键词,那么“发现”一定在其中。找寻发现新的书法资源和元素,在当下同质化、趋同化的书坛显得尤为重要。“借古开新”是我创作中的主要方法、理念与路径。临写作品是此次展览的主要内容,通过临摹传统经典和书法新资源,以艺术价值为中心,辅以史料及相关研究,自上而下地进入书法史的序列为我“借古”提供了道路。借助对传统经典的广泛学习与融通综合,我将新的排列组合应用于创作中,创作出与传统经典审美相符的新面貌,展现具有时代特征且不脱离传统的个人风貌。感恩时代赋予我的机遇和挑战,使我倍感鼓舞;同时也感恩书法给予我动力和自信、传承与发展。在未来的书法创作与工作中,我将不断深化对书法规律性认识,保持独立自主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的原则,为江苏书法事业发展谱写新篇章。
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向红致辞
王向红:刘灿铭老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气度恢弘、自成一体,以古朴灵动的笔触和融通多变的手法,展现出娴熟卓越的书法技艺,更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次展出的60多件作品是刘灿铭老师近年来的精品力作,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都体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深厚功力,也呈现了他对真实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极致追求。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淮安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将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淮安贡献力量。
许长坡:本次展览遴选了刘灿铭老师的六十余件书法精品,诸体兼备,临创结合,既有尺牍小品,亦有鸿篇巨制,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刘老师空灵、飘逸、高古的书法风格,更体现了他赓续传统、推陈出新的创作理念。
展厅现场
本次展览展出的是刘灿铭老师近年来创作的六十余件书法精品,其中临写历代经典作品二十余件,选择了金文、汉碑、唐楷等金石碑刻,“二王”一脉传统经典帖学,简牍、敦煌遗书等新文物资源墨迹,充分体现出其书法创作中一直注重的“借古开新”的整体风貌。作品五体皆有涉及,以行草书、楷书为主;在形式上,从尺牍小品到一些大字、大尺幅的作品均有呈现;在书写内容上,既有主题创作,也有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等。展览于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17日在淮安市美术馆1、2号展厅展出,欢迎大家到馆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