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共有184个党支部、2200余名党员,青年党员占比约为三分之一,他们用行动诠释“坚守、拼搏、争先、创新、奉献”的新时代“背包精神”,成为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力量。
筑强“青春之地”
扣好理想信念的“扣子”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统一部署,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支部书记积极围绕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来抓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党建与经营管理工作的融合度,将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内部治理、创新发展和惠农支小的优势。创新开展青年职工“读党史、强信念,青春建功新时代”演讲比赛、青年讲党史、青年唱红歌等活动,筑牢广大青年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发挥“青春之力”
走好支农支小的“路子”
探索“银行+X”共建模式,与属地党组织开展党建结对共建754对,开展“农金先锋进企村、村企联建共振兴”主题党日活动1000余场,制定了“深入推进扩面强基 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劳动竞赛方案,开展对企业、个体工商户、养殖大户、部分银企联建项目企业、首贷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全面走访工作,以“百村万户”工程为依托,以“网格化”营销系统为抓手,努力将建档授信成果转化为经营成果,上门走访25509户企业、15586户家庭农场、37万户个体工商户,授信32万户农户,推动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截至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773.01亿元,较年初净增66.40亿元;小微贷款余额647.03亿元,较年初净增84.97亿元。
善作“青春之举”
扛好致富兴业的“担子”
青年党员组建网格化“三农”服务小组,开展基层村组、粮企和农户走访对接,累计提供“三夏”信贷支持20580户、金额24.10亿元,有力保障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及农户扩产增收。党员带队组织专业客户经理先后赴太原、杭州、济南、西安、合肥等地召开炒货商户座谈会,深入各大炒货商户集中区,利用随身携带的移动STM机具为炒货商现场办理银行卡、手机银行、收银宝、“异乡贷”贷款等业务,有效解决了炒货商户异地融资难、金融服务缺失等问题,已为各地炒货商发放“异乡贷”800余户、金额超1.6亿元。广大党员根植一线,大力推介创业类担保贷款真正破解创业劳动者“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困境,彰显本土银行的责任担当,至6月末累计发放创业贷款27458户,金额35.13亿元。开展“三级”电商物流服务体系融合试点,达成平台电商、物流快递与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高度融合、功能的有序叠加,完成合作共建站点84个、服务点物流配送业务5000余单。
点亮“青春之光”
夯实普惠服务的“底子”
青年党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甘做科技金融的引领者,活跃在1900余个普惠金融服务站,利用自主开发的普惠金融互联网平台,向客户推介汇集教育、医疗、交通等多个生活服务场景,让金融服务一键触达。深化适老金融服务,上街头、进社区,为老年人耐心讲解数字时代金融消费安全知识,引导老年客户认识、操作自助机具,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跟随流动银行车,党员张婧工作的乡镇要给村民们的社保卡变更开户行,新领取的社保卡因为没有激活无法开启金融功能,很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无法及时领取各种补贴,白天工作繁忙,张婧利用班后时间集中去村部为老年人激活社保卡,当村民们顺利领到补贴款时纷纷对张婧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点赞,但没有人能想到当时的张婧已经是一个临近预产期的准妈妈......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广大党员们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初心,他们用朴素的坚守支撑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先锋就是一团星火,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徐州市农商银行系统青年先锋军努力做“两在两同”建新功的表率,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使命,不断打造支农支小新高地,将梦想的种子洒向古彭大地,奋力谱写高质量服务地方的青春赞歌。